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曲阳县孝墓镇孙家庄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信息发布者:hengzhouzhen
    2020-10-13 21:24:55   转载

    产业发展为生态“护航”的山村脱贫新思路——曲阳县孝墓镇孙家庄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孙家庄村位于曲阳县孝墓镇东北部,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3亩,均为坡岗旱地,荒山荒坡4500亩,全村总人口1370人,群众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外出打工等维持基本生活,村子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落后。近年来,该村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向昔日荒山要效益,发起精准脱贫攻坚战,顺利脱贫并逐步走向富裕。201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被省农工委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18年,被市科协评为“保定市科普小镇”。2019年6月,被保定市委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调结构 兴产业 奔富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面对该村多山坡荒地、耕地少、难灌溉,传统谷子、红薯等杂粮种植业收益差的现状,县、乡、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采取“实地调研+外借经验”的做法,综合开发荒山荒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光一园一业”产业格局,走出“集体+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好模式。

    光伏发电业: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建设集中式山地光伏电站,国电投投资72亿元装机容量80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通过擦拭太阳能板、割草等带动就业近100人。建设村级光伏电站1座,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带动贫困户60户,每户增收3000元。

    现代农业园区:投资50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建成西旦沟现代农业园区,栽植苹果、樱桃、核桃等果树14万棵,每年可带动全村80余人实现就业,产业分红覆盖197户。投资5000万元,流转2000亩建成庄子河农业园区,引进太空育种的优良品种“清香”核桃,1200亩已进入盛果期,建成樱桃、草莓等林果釆摘基地120亩。在大面积发展农业种植过程中,提高农民绿色环保意识,增强农民可持续发展观念,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为主,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配备农业面源污染监控员,最大程度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微信搜索曲阳论坛看更多西旦沟现代农业园区的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通过林果业的发展,将荒山荒坡建成了花果山,既有效增强了绿化面积,又全面提升了经济效益,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家庭手工业:为解决全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投资150余万元建成陈玉箱包厂,年产箱包20万件,带动周边村9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业月工资3000元左右。同时,带动40户贫困户入股,每年每户参与分红。“陈玉箱包厂”投产运营以来,贫困户陈建忙主动进厂努力工作,年收入达15000元以上。他本人多次向村两委申请退出贫困序列。2019年10月,陈建忙全家顺利脱贫,成为全村乃至全镇依靠产业就业脱贫奔小康的典型代表,陈建忙也荣获孝墓镇首届脱贫攻坚“奋进奖”。

    二、强治理 重规划 促宜居

    孙家庄村强化乡村治理,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对旧村进行统一设计规划,以为民服务、生态宜居为目标,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改提升。

    一抓示范带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指导下,孙家庄村党组织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大力推行“三力三治”乡村治理模式(党组织领导力、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动力、社会组织影响力,自治、法治、德治),推行农村干部“三单管理”、农村党员“三责管理”,不断规范村“两委”干部履职行为。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加强教育管理,打造服务型党员队伍,结合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党员队伍中响起“服务群众、服务农村”的“集结号”。村里的广大干部党员,把党的宗旨落到实处,把群众冷暖放到心坎里,“想服务、去服务、服好务”。在孙家庄的发展和建设中,党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看到党员们紧跟村党组织,为了村里的各项工作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群众才会由衷的拥护村党组织、支持村党组织,村里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抓村务运行。严格落实“1421”村务运行机制,村级重大事项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必须按“一听、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程序决策实施,保证村民充分使用民主权力,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抓统一规划。对全村房屋统一规划设计,将新型住房建设与老房老街改造相结合,集中实施了路灯安装、街道硬化、河道整治、污水处理等十二项工程,打造农家旅游示范村,同时实施河道整治和污水处理工程,做到了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实现了美丽乡村“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的四美要求。

    四抓为民服务。打造五星级为民代办室,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机制,配备民政协理员,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平台网上代办,落实为民服务信息公示、限时办结、预约服务、网络办理等制度,实行村干部和代办员值班服务制度,业务涉及特困人员办理、农村干部离任补贴、粮食补贴等15项内容,极大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捐款捐物,组织动员45名大学生、青年农民参加志愿服务,开展人员摸排、卡点值班、爱国卫生运动等各项工作,发挥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传孝道 讲文明 育新风

    孙家庄村所在的孝墓镇因唐朝进士张务朝“辞官孝母、建庐守墓”的事迹感动乡里,后人颂其孝德,故将南阳更名为孝墓。孝墓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着道德建设的深厚社会基础和代代相传的经典孝道传说。近年来,该村按照省级文化示范村“十个一”建设标准,打造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化广场、戏台、文化活动室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当地百姓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孝道文化,举办“大孝曲阳最美孝心人”文艺汇演,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利用每月15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集体劳动,为孤寡老人上门服务,通过献爱心做好事凝聚人心,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弘扬孝道文化,定期组织开展评选孝美家庭、孝道儿女活动,目前,共评选出孝美家庭10户,美丽庭院70户,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来源:唐尧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